书架
夏子衿朱慈烺
导航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73章 智破重围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入夜,魏国公徐文爵府。这徐文爵先祖徐达,乃明朝开国功臣之一,洪武三年明太祖大封功臣,徐达封为“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”,尊享世袭,到了徐文爵,乃是第十一代。从弘治九年开始,魏国公奉命守备南京,世代居朝廷要位,享尽了富贵荣华,但子孙却一代不如一代。到了徐文爵,只知享乐,不知进取,更无气节德行,清兵还未至南京,这徐文爵已经和赵之龙、钱谦益等朝中重臣达成一致,准备在南京大张旗鼓迎降豫亲王多铎。

此时,徐文爵心中正暗自苦恼,自己在朝中早就失势,虽名义上还是魏国公,却早已没有什么实权。现下打定了主意投降清朝,但自己既无文韬武略,也无过人声望,到了清廷,必定不受待见,弄不好或许还罗织个罪名,随意就处置了自己。

正心神不定之时,一个文士模样的人走了进来,刚跨进门,作了个揖,就满面春风地道:“国公,大喜呀!”

徐文爵正心烦意乱,抬头瞥了来人一眼,没好气地道:“是申先生。这个时候,还有什么大喜。”

申先生谄媚地道:“我知道国公近日心中不安,若没有喜事,在下怎敢打扰!”

徐文爵勉强振作精神:“是吗?那你且说说。”

申先生凑近徐文爵道:“国公,方才有人来报信,说太子被灵璧侯抓起来了。”

徐文爵一听,愠怒地道:“这是什么狗屁喜报!太子被谁抓,关我们屁事!我们现在还用得着庆祝吗!那太子是真是假,是生是死,跟我们还有什么牵连!”

申先生陪着笑,不缓不慢地道:“国公,您误会了。只是我听说,那灵璧侯抓了太子,是要去多铎王爷那里献功的。”

徐文爵一听,立时坐直了身子,但似乎还未完全明白申先生此话的玄机,只是皱着眉头看着他。申先生微微一笑,接着道:“大人,这灵璧侯和大人心思一样,就怕到了清朝自己不受重视,因此才抓了太子。现下他有了太子这个宝,可要大大受奖赏了。”

“既如此,你报什么喜!你的意思是?”

“国公愿意眼睁睁看着灵璧侯独霸此一功劳?他虽然脑袋灵光,想在了前面,但我们可不能就这样束手无策啊。”

“对啊,当时我怎么没想到。”

“国公,不急。现在灵璧侯抓了太子,肯定也想瞒得密不透风,不料咱们得知了消息。他平日都要让着国公三分,依在下之见,我们可以后来居上。”

“直接去要人?”

“在下想先请问国公,国公是想和那灵璧侯分一杯羹呢,还是想夺回太子,独享此功?”

“愿闻其详。”

“如果想分一杯羹,只消上灵璧侯府,软硬兼施,逼着灵璧侯答应与你共献太子。若想独享此功,便秘密带人到太子藏身处,直接将太子劫回。”

徐文爵毫不犹豫地道:“当然是独享此功为上上策。去与灵璧侯商谈,他未必肯答应,难保不会采取对我不利的手段。谁肯白白将到手的好处与别人同享。”

“国公所言,正是在下所想。依在下之见,不如越快动手越好,传言大清多铎王爷将于后日至南京,只怕夜长梦多啊。”

“可是,那太子藏在何处?”

“来人禀报说,藏在城南宁国寺内。”

此时徐文爵才仿佛想起什么,警惕地道:“你方才说有人来禀报这一消息,是何人?”

申先生答道:“是一个未留下姓名之人。他对门人说了此事,便匆匆离开了。”

“未留下姓名之人?”徐文爵疑惑地道,“此事大为蹊跷。我们既不知此人姓名来历,也不知他用意如何,又怎知此事是否为圈套?无缘无故的,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来说了这个就走了,万一……”

未等他说完,申先生连忙道:“国公无须多虑,在下从门人那里听到这一消息,已经派人下去落实了此事,并打听到了太子关押之地。此事千真万确。”

“噢。”徐文爵点点头,放心了些,“可是前来传话的是什么人?到底是何居心?”

申先生笑道:“依在下之见,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